top of page

網誌及最新分享
搜尋


【汪醫生精神健康專欄】睡眠衛生小貼士
當遇上失眠,往往令人困擾,即使有藥物幫助,亦有時候無法安睡。事實上治療失眠可配合一系列的生活習慣調整—這些習慣,我們稱之為睡眠衛生。 讓大家容易理解,這些方法有幾個大原則,第一,只有覺得眼瞓才可以走到床上;第二,環境配合很重要;第三,日間的活動會影響晚間的睡眠;第四,體溫輕...
2022年8月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997


【林蔚心理專欄】Mirror 演唱會嚴重意外! 如何利用五感舒緩身心壓力
昨晚發生的是一件令人非常難過又心痛的事件。筆者亦是在置身現場的觀眾之一,或多少和你正經歷緊相似的情緒漩渦。在此讓我分享下一些感受,「如不安伴你經過 」,大家並不孤單,讓我們一起渡過難關。 如果你身在現場親眼看到或看過有關片段而感到情緒受波動,又或者你非常喜愛Mirror,相...
2022年7月2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451


【汪醫生精神健康專欄】重覆洗手=強迫症?
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影響2-3%的人口,它是一種對生活功能極為影響的精神疾患。不過隨著醫學發展,治療的有效度不斷提高,病人可回復正常生活。據說,知名的患者例如碧咸、里安納度狄卡比奧,病後亦可在工作上獲得重大成就。...
2022年7月1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691


【林蔚心理專欄】 無限輪迴恐怖片 — 焦慮和恐慌的內心世界
今早起身心情很開朗,因為上星期連續陰天下雨,而此刻是一個風和日麗的週未早上。深深吸一口氣,她在想,不如一家人去郊外行吓放鬆下? 穿上舒服運動裝,戴上太陽帽,開開心心正想和家人出門口….卻開始有點不安,逐漸迎來一股恐懼感,越想越害怕,感到心跳加速、呼吸不順,快要被這些感覺壓倒...
2022年6月2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443


【營養師專欄】控制體重 之 出街飲食:食壽司攻略
香港人通常都好忙,食晏嘅時候通常都會喺公司附近搵啲快靚正嘅食物,食完就返公司或者買Takeaway返公司食。 雖然係快靚正,但係有好多香港人都會期望可以有啲健康啲嘅選擇。究竟要食得健康,係咪真係要帶飯呢? 其實呢個問題,唔一定㗎...
2022年6月2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89


【汪醫生精神健康專欄】寵物治療
過去一個星期,我們的診所高薪聘請了兩位新同事,亦為牠們增設了醫療級別的高科技營養及衛生設備。牠們就是花花與歡歡,兩隻英國短毛貓。 寵物治療,別稱動物治療或寵物輔助治療,是一種人性化的心理治療。患者透過與寵物互動,令他們感到放鬆,愉快。 根據Bert et al....
2022年6月8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491


【汪醫生精神健康專欄】大麻係毒品
泰國政府在五月初剛宣布今年六月將向家庭派發100萬株大麻,持執照人士可在家種植合資格的藥用大麻,引起不同國家媒體報導。 大麻吸食近年越來越普遍,甚至成為型格一族的象徵或大學生涯必需體驗的事。過往,我在社區精神科工作的經驗中目睹不少案例,都是在朋輩及家庭成員影響下使用大麻,初...
2022年6月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42


【汪醫生精神健康專欄】Talking therapy – 輔導vs心理治療
當代情緒病治療的方法多元化,藥物與物理性治療(如腦磁激治療)的應用為病人帶來相對快速的療效。不過,為病人提供整全治療(holistic care)時,在急性治療階段(acute phase treatment)與預防復發(relapse...
2022年5月2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781


【汪醫生精神健康專欄】ADHD成因︰腦部傳遞物質缺損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的成因,與腦部的「多巴胺」及「去甲腎上腺素」等傳遞物質不足有關,精神科專科汪嘉佑醫生引述研究指,ADHD患者的腦部體積較一般人小3%至5%,而掌管控制能力及情緒的腦前葉與腦顳葉的位置也較小,可能導致患者專注力下降及行為衝動等。...
2022年5月1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848


【汪醫生精神健康專欄】中風與精神健康(1) -中風後抑鬱症
中風後的康復治療,往往是腦神經科、腦外科及精神科醫生的協同合作。中風的過程影響腦部組織的血液輸送,令組織缺氧壞死,繼而一連串的發炎、釋出對神經有害的物質、纖維化及萎縮(Wium-Andersen et al., 2020)。患者接受急性中風治療後,還有數星期至數月的康復期,...
2022年5月1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347


【中學生壓力】本港復課首日兩名中學生輕生引關注
精神科醫生建議家長可留意子女是否出現6大異常情緒行為 受第五波疫情影響,本港中小學生今年需要提早放暑假,直至5月3日起,本港中學生開始分階段正式恢復面授課堂,但復課首日即有兩名中學生因為受學業問題困擾,而選擇墮樓輕生。精神科專科汪嘉佑醫生表示,學業、朋輩及社會變化等眾多因素...
2022年5月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88

【汪醫生精神健康專欄】甚麼是難治型抑鬱症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當代的抑鬱症治療目標是以徵狀緩解(remission)及功能康復(functional recovery)作為骨幹。根據美國的大型前膽性臨床實務研究STAR*D Trial,整體徵狀緩解率為67%,即三分之二,其中70%能達致徵狀緩解的病人需要試用最少一或兩種抗抑鬱藥治療,...
2022年4月2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801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