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網誌及最新分享
搜尋


【廖金輝博士健康專欄】飲食失調簡介
1. 我們經常聽到厭食症、暴食症,其實屬於甚麼病? 我們經常聽到的厭食症、暴食症,在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DSM-5)中,屬於飲食失調,或稱飲食障礙症(Eating Disorder) ,主要的病徵是異常的飲食習慣,這些習慣可能會嚴重損害健康和社會心理功能。飲食失調大概有...
2023年8月14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705 次查看


【張醫生精神健康專欄】精神科疾病可以靠抽血檢查嗎?
精神疾病有別於其他身體的疾病,它不可以單靠檢查身體、抽血化驗或照X-光、掃描等來診斷。經常有情緒病人會問可否抽血驗下血清素,答案是否定的。即使我們能夠知道血液裏血清素的濃度,也不能反影腦部入面實際的情況。精神科醫生診斷精神疾病,主要是根據病人口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綜合各方面的資
2023年7月1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4,052 次查看


【汪醫生精神健康專欄】與ADHD小朋友一起成長 給過度活躍症/專注力不足的家長及照顧者的15項貼示
1. 確保所有家庭成員都了解小朋友患上ADHD — ADHD是一個有機會影響整個家庭中所有成員的神經性發展障礙(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 ),確保所有家庭成員都了解它,幫助小朋友融入正常的家庭生活。 2. 讓他們有正常的社交生活 —...
2023年7月1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119 次查看


【張醫生精神健康專欄】身心症專題
1. 甚麽是身心症? 身心症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特徵是心理上的問題轉化成為身體上的症狀,但在生理上卻又找不出可以解釋身體症狀的病因,但身體的問體就持續地困擾病人並且影響到病人的日常生活。 2. 身體上症狀是假的嗎呢? 病人感覺到的病徵並不是虛構、不存在的,它們是確切存在的,...
2023年7月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3,143 次查看


【汪醫生精神健康專欄】當孩子的情緒教練
孩子的教育,是父母一生的職責及挑戰。不少病人的家長會問:「怎樣做先至可以培養孩子的情緒控制呢?」今天,我想簡介一下其中一種方法,它就是Dr John Gottman 所提出的情緒教練(emotional coaching)理論。
2023年2月2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524 次查看


【汪醫生精神健康專欄】Feel唔到情緒? - 述情障礙 (alexithymia)
在1970年代,美國的精神科醫生發現,有一部分患者對治療反應不佳,在治療過程中,他們不能表達自己的情緒,同時,他們連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也出現困難。學者將這種性格概念化為「述情障礙(alexithymia)」
2023年2月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463 次查看


【汪醫生精神健康專欄】中風與精神健康(1) -中風後抑鬱症
中風後的康復治療,往往是腦神經科、腦外科及精神科醫生的協同合作。中風的過程影響腦部組織的血液輸送,令組織缺氧壞死,繼而一連串的發炎、釋出對神經有害的物質、纖維化及萎縮(Wium-Andersen et al., 2020)。患者接受急性中風治療後,還有數星期至數月的康復期,...
2022年5月1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349 次查看

【新冠系列】情緒病患者,適合接種新冠疫苗嗎?
執筆之時將近三月底,天氣變得悶熱潮濕,往日正是流感的高峰期。在這個時節以往多被問及接種流感疫苗須要注意的事項,今年則變成了﹕「我正在服用精神科藥物,適合接種新冠疫苗嗎?」或「我看到一些報導說有情緒病的患者不適宜接種新冠疫苗,是這樣的嗎?」筆者亦想趁此機會與大家分享一下相關的...
2021年3月2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2,224 次查看

【女士健康系列】女士與精神健康
現今的婦女,經常要同時面對不同方面的壓力。很多時,婦女都是一人身兼數職。不少在職的婦女在每天工作後,下班後還要打理家務及照顧家中的小朋友,有些甚至要在晚上繼續工作或持續進修,久而久之壓力便越積越多。 在疫情下,子女缺少了實體課的時間,作為母親的更加要執起教鞭,變相多了作為老...
2021年3月2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249 次查看

【成癮系列】飲酒與精神健康
飲酒是中國人傳統文化之一,在社交埸合和慶祝活動都是頗為常見的。適量的飲酒,能使聚會氣氛更加歡樂;但是過量或長期飲酒對於身體和精神健康的影響,卻是不容忽視的。 甚麼是適量的飲酒? 酒精對人體有多大影響要視乎不同因素,例如飲用的份量、是否空腹,以及是否有其它藥物影響。基於不同的...
2021年3月2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414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