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網誌及最新分享
搜尋


【張醫生精神健康專欄】淺談微笑抑鬱症
甚麼是微笑抑鬱症? 微笑抑鬱症是一個常見的網絡詞彙。它不是一個正式的醫學診斷,不論是最新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DSM-5) 或國際疾病分類 (ICD-11)均沒有正式收錄。微笑抑鬱症一詞應該是由「Smiling Depression」直接翻譯過來的。...
2024年1月1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966 次查看


【汪醫生精神健康專欄】腦磁激TMS如何治療抑鬱症?
抑鬱症治療方法分為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腦磁激TMS治療。輕度至中度抑鬱症主要以藥物或心理治療為主。如患有嚴重抑鬱症和出現抗藥性的病人,醫生會在藥物以外考慮加入腦磁激TMS治療。
2023年10月16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451 次查看


【張醫生精神健康專欄】5個應避免給抑鬱症患者的鼓勵說話
如果你的家人或朋友受到抑鬱症困擾,你可能不知道该說些甚麽來支持他。如果你真的想不到要說甚麽,最好的一件事就是不加評判地傾聽他們的困難。同時亦請儘量避免以下5句鼓勵說話,雖然都是出於好意,但實際上卻有機會令抑鬱症患者感覺更糟: 1.唔好諗埋啲唔開心既野啦...
2023年8月2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842 次查看


【張醫生精神健康專欄】抑鬱症的6種常見病徵
最近時不時會見到輕生的新聞,令人十分婉惜,很多時都可能是情緒病的問題引致的。但是,抑鬱症絕對不是甚麽不治之症,抑鬱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得到合適的治療並讓病情越拖越嚴重。
以下為抑鬱症的常見病徵,如果你或你身邊的人出現這些情況,便應該及早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2023年8月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925 次查看


【汪醫生精神健康專欄】中風與精神健康(1) -中風後抑鬱症
中風後的康復治療,往往是腦神經科、腦外科及精神科醫生的協同合作。中風的過程影響腦部組織的血液輸送,令組織缺氧壞死,繼而一連串的發炎、釋出對神經有害的物質、纖維化及萎縮(Wium-Andersen et al., 2020)。患者接受急性中風治療後,還有數星期至數月的康復期,...
2022年5月1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348 次查看

【汪醫生精神健康專欄】甚麼是難治型抑鬱症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當代的抑鬱症治療目標是以徵狀緩解(remission)及功能康復(functional recovery)作為骨幹。根據美國的大型前膽性臨床實務研究STAR*D Trial,整體徵狀緩解率為67%,即三分之二,其中70%能達致徵狀緩解的病人需要試用最少一或兩種抗抑鬱藥治療,...
2022年4月2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802 次查看

【抑鬱症專題】為甚麼總是難以集中精神? 怎麼記都記不入腦?
[抑鬱症系列] 認知上的缺失 (Cognitive symptoms) 在抑鬱症患者上是頗為常見的。受到持續情緒低落的困擾,他們的專注力及記憶力亦同時受到影響,這亦使他們在工作上或學業、甚至生活上容易出錯或遇到困難。這些症狀如果發生在長者身上,有時甚至會令人懷疑他們患上了腦...
2021年12月12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1,335 次查看

【抑鬱症專題】再過2小時便要起床了,為何還睡不著?
【抑鬱症系列】除了食慾不振,另一個常見於抑鬱症患者的身體症狀便是「失眠」。有些患者會出現難以入睡的情況,有些則會在早上比平時早很多起床並難以再次入睡。不論是那種情況,都會導致患者在日間無精打采或容易感到疲累乏力。 當然不是每個抑鬱症患者都會出現失眠,同樣地失眠亦不一定代表患...
2021年12月12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688 次查看

【女士健康系列】女士與精神健康
現今的婦女,經常要同時面對不同方面的壓力。很多時,婦女都是一人身兼數職。不少在職的婦女在每天工作後,下班後還要打理家務及照顧家中的小朋友,有些甚至要在晚上繼續工作或持續進修,久而久之壓力便越積越多。 在疫情下,子女缺少了實體課的時間,作為母親的更加要執起教鞭,變相多了作為老...
2021年3月2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249 次查看


【抑鬱症系列】你真的只是不開心而已嗎?
功課繁多、考試不合格、跟情人分手、升職加薪無望……生活總有一些令我們不愉快的事情。但情緒若持續低落,並影響日常生活,那便不只是不開心那麼簡單。 抑鬱症在近年愈見普及,甚或有上升趨勢,然而許多患者卻沒有尋求適當的治療。有些時候,他們甚至未能察覺自己患病,亦缺乏對情緒病的認識。...
2021年1月3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215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