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info456953

【黃珮詩心理健康專欄】青少年強迫型人格障礙

已更新:8月13日


黃珮詩 | 香港 | 臨床心理學家 | 心理健康專欄 | 思健醫務中心 臨床心理學家​【黃珮詩心理健康專欄】青少年強迫型人格障礙

1:乜嘢係人格障礙?

人格障礙是一系列長時間持續的思想和行為模式,而這些模式會阻礙當事人的社交、工作或日常生活。當事人通常都缺乏自我反省的能力,在發生問題時往往會傾向怪責別人。


一個人的「性格」,包括他的思想,感受及行為。其實,大部分人在十多二十歲時,都已經因遺傳及兒時經歷形成,有自己在思想上、情緒上和行為上獨特的方式,這些方式會在往後的人生中大致保持相同。對於某些人來說,他們部份的性格會令他們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並且常常傷害與身邊人的關係。因此他們會感到困擾,那樣他們便可能有人格障礙。


2:點樣診斷出人格障礙?

要準確地診斷一個人有人格障礙一點也不容易。因為精神科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要掌握到當事人很多的經歷,找到多次由於其性格特徵,形成人際關係,學業及工作障礙的例子,才能確定他有人格障礙。首先,這些異常的性格特質會最初出現於青春期或成年早期,並出現於不同的場合中。其次,特徵不僅僅在另一種精神疾病發作期間時出現。最後,不能歸因於某種物質(例如濫用藥物)或其他醫療狀況(例如頭部受傷)的生理因素,才應診斷人格障礙。


很多時,當事人的家人、主要照顧者、老師或好朋友,特別是那些經常一起相處的人,能提供很多有助診斷的資料,有助了解當事人不斷由於其人格障礙所遇到的問題。除了專業的臨床診斷,一些有科學驗證的性格分析問卷亦可作輔助評估,進一步確定求診者有哪一種人格障礙。


3:強迫型人格障礙同其他人格障礙有咩唔同?

人格障礙根據其特點可分為十種及三個類別,分別為 A 類多疑型, B 類情緒化及衝動型,以及 C 類焦慮型。 一個人可以同時擁有多於一種的人格障礙,例如可以又多疑又焦慮,而這兩種性格特點都為當事人帶來不少的困擾 。


C 類焦慮型人格障礙可再細分為 強迫型(obsessive compulsive)、 迴避型(avoidant)和依賴型(dependent) ,當事人較一般人容易患上各種焦慮症。



4:強迫型人格障礙有咩特點?

大致上,強迫型人格障礙特點是執著,要使一切井井有條,並在自己控制範圍之內 。

為自己和他人設定不切實際的高標準:

認為自己的做事方式最好

擔心自己或其他人犯錯

如果事情不「完美」,就會感到非常焦慮

經常會要求身邊的人亦達到他們心目中的完美水平


5:同一般人講嘅”腌尖”係咪差唔多?會有咩症狀?

根據最新《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的診斷標準,當一個人表現出以下 4 項或更多的症狀,就可以考慮強迫型人格障礙的可能。

1. 過度專注於規則、次序、不重要的細節、規劃或時間表,以至於忽略活動的重點

2. 追求絕對完美主義,妨礙任務進度,甚至使工作計劃永遠無法完成

3. 過度投入工作或追求生產力,以至於無法顧及娛樂活動與朋友關係(若因經濟需要則不算)

4. 在道德、倫理或價值觀問題上過於認真、謹慎和缺乏彈性 (若因文化或宗教背景則不算)

5. 不願丟棄破舊或無價值的物品,即使它們毫無緬懷的價值

6. 不願意委派任務或與他人合作,除非他人完全服從他或她的做事方式

7. 對自己和他人都採取吝嗇的消費方式,將金錢視為可供囤積的,以應對未來災難

8. 處事僵化和固執

6:強迫型人格障礙多數係先天定後天影響呢?

像其他精神疾病一樣,沒有具體單一的原因 ; 強迫型人格障礙的病因被認為是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有學者支持遺傳性的理論; 然而,遺傳因素的相關性和影響因研究而異,不能夠肯定強迫型人格障礙的差異是完全由遺傳變異造成的。


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成長環境和父母的管教方式。強迫型人格障礙的人可能有過度控制或過度保護的父母/長輩。他們可能曾受到成人嚴厲的懲罰,如果孩子終日被指責,會導致自我形象低落,不能發展與成人安全的依附關係。強迫型的特徵可能是作為一種避免懲罰的應對機制而發展的,以努力做到「完美」和服從。換言之,不能跟父母發展正常的關係,便會影響到日後跟其他人的相處。


7:強迫型人格障礙有幾普遍?男性還是女性比較多?

根據外國五項大型流行病學的研究統計,大約有 4.7%的人患有強迫型人格障礙,即是大約 100 人裏面有五個。過去有數據顯示男性的診斷率是女性的兩倍;然而,最新的研究資料顯示這種人格障礙在男性和女性中同樣普遍。其實,許多人具有強迫型人格障礙的特徵(traits),但並未完全發展為人格障礙。



8:強迫型人格障礙同強迫症又有冇關係呢?

強迫型人格障礙(OCPD)與強迫症(OCD)並不一樣。後者是一種侵擾性的思想和重複行為「儀式」,而不是一種人格類型。

強迫症可以影響思想及行為。強迫思想是指當事人的大腦不斷浮現一些纏繞的想法或影像(例如自己很污糟)。他們雖然知道這些思想是多餘的、不理性的,但卻阻止不了它們的出現,並覺得非常厭惡。當事人可能有強迫行為(例如經常洗手、數數字、重複檢查),以「中和」、清除那些困擾或不快的思想或影像。


「強迫型人格障礙」和「強迫症」之間的差異,可以從四方面來區分:

1. 從行為來說「強迫症」認為他所做的事情是不必要,但為了舒緩痛苦卻會不由自主的做出來 ;「強迫型人格」卻認為他所做的行為是必要的,而且會主動去做

2. 對於做出行為後的感受,「強迫症」當事人雖然可以暫時減輕焦慮感,但內心卻非常困擾,而且不快樂 ;「強迫型人格」認為他們本來就必須做出這些行為,所以不會感到討厭,會感到滿足

3. 「強迫症」通常會尋求專業的幫助 ;「強迫型人格」通常不會尋求幫助,因為當事人通常認為,他們所做的行為是正常的

4. 至於病情的變化,「強迫症」病症通常會隨著焦慮的情緒波動而變化 ;「強迫型人格」則是長期以來的人格特質,會保持一致的狀態

9:如果青少年有強迫型人格障礙,對生活上有什麼影響?

除了影響與家人的關係,一般會影響他們的學習進度和朋輩關係。

強迫型人格障礙的人非常注重以「正確」的方式做事,例如有些孩子會重複擦掉作業上的單字,重複再寫,試圖使單字的字母或筆劃完美 ; 青少年在選擇作文主題之前過度詳盡地研究選項。他們可能很難決定哪些任務優先,或者決定完成某些任務的最佳方法,以至於他們可能拖延或永遠不會開始做事。


此外,他們很難同意別人的想法做法,特別是在需要靈活性和妥協的情況時會苦惱。例如,當他們在學校做小組 project 或參加團隊運動時,他們可能提前有詳細的計劃,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觀點中,很難會考慮別人的觀點,並且不會改變他們的計劃或日常慣例。同學和朋友可能會因為這種固執的處事方式而感到沮喪。 即使他們認識到妥協可能符合他們的利益,他們也可能頑固地拒絕這樣做,認為這是「事情的原則」。



10:強迫型人格障礙有什麼治療方法?

現時治療人格障礙包括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

心理治療方面,比較多實證是認知行為療法,透過交談和行為練習幫助當事人改變自己的核心信念以及被扭曲的思考模式,以增強他們解決問題及控制情緒的能力。目標是減少不切實際的期望,並學習如何重視關係和樂趣,而不只是強調工作和生產力。除了個人形式,治療亦會以小組形式進行,更可改善的人際關係。


除了心理治療之外,藥物(例如抗抑鬱藥、放鬆藥、安眠藥)能協助減輕他們情緒困擾的程度。如果當事人同時有抑鬱症、焦慮症或其他精神疾病,藥物治療也會有幫助。

大部份情況下,強迫型人格障礙可於社區接受治療。若當事人遇到嚴重情緒困擾,或有自毀傾向,短暫的住院治療可能更適合。


11:治療成效如何?

針對強迫型人格障礙的大規模研究很少。強迫型人格障礙一般沒有太大動力去改變,通常要遇到失去一些重要人際關係或失去工作的威脅時,才能促使當事人尋求治療,因為他們通常不認為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什麼問題。過去研究顯示,心理治療比較有成效,有助當事人提高病識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症狀如何影響他人。


不過,要改變這些特質對當事人來說是很困難的。有人格障礙的人比一般人更大機會遇到生活上困難,例如學業、前途及人際關係的挑戰,因此常常會有其他精神健康問題(例如抑鬱症、濫用藥物及酗酒等)。這些問題令情況更差,所以幫助他們時,要全面及有耐性。


12:如果懷疑青少年有強迫型人格障礙,家長或身邊人可以怎樣支援他們?

強迫型人格障礙的本質來自於他們的不安全感和需要證明自己是完美的,家長或身邊人可以嘗試以下方式幫助他們脫離對完美的執着 。


1. 辨別"完美 vs. 夠好 /剛剛好" (Perfect vs. Good enough)

完美主義的思維模式會導致他們把錯誤看成大災難。父母可以向他們示範犯錯並不是災難性的,錯誤或不足意味著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他們不需要完美也可以被愛和活得開心自在。提醒他們什麼是真正重要的,幫助他們專注於實際上重要的事情。


2. 把事情做完而不是讓事情變得完美

盡量不要逃避或拖延事情,只管去做 (Just do it)!父母可以幫助他們設定 baby steps,把事情的大目標分成很多小目標 ; 不必犧牲最終結果,可以透過改變目標來減輕壓力,並在實現每一個小目標時獎勵他們繼續向前。


3. 學習享受過程

父母可以教導他們不要僅僅根據結果來評定自我價值,嘗試欣賞自己的努力並在過程中尋找意義。如果某件事帶給他們快樂和意義,那麼即使做得不完美也沒關係。

若發現子女持續有情緒困擾,可以 :


主動表達關心,不做批判者

“我留意到你最近係情緒有啲 / 行為上有啲轉變,我很關心你的情況"


邀請對話,細心聆聽,給予他們空間傾訴

 "你想傾吓嗎?"


不矮化他們的問題,轉介專業幫助

 "我聽講有啲人會咁樣做... "


同行支援,不用他們一個人默默承受痛苦

 "我可以陪你去..."


 


 

✍🏻撰文:臨床心理學家 ​黃珮詩



777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