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影響2-3%的人口,它是一種對生活功能極為影響的精神疾患。不過隨著醫學發展,治療的有效度不斷提高,病人可回復正常生活。據說,知名的患者例如碧咸、里安納度狄卡比奧,病後亦可在工作上獲得重大成就。
OCD患者受強迫思想(obsession)及強迫行為(compulsion)的影響下,他們感覺到這些重複及侵入性的想法和行為過多、不必要或與其價值觀相抵觸。可是,每當他們抗拒或阻止,會感到異常辛苦吃力,而放任跟隨,反而有短暫的放鬆。
在媒體文化中,常見的徵狀原型為強迫洗手,但很多人甚至連病人本身也不知道,強迫徵狀有不同的主題,而且會隨著壓力來源改變,學者把這些主題分為五類:
現時,強迫症的治療以階梯式的方法選擇,視乎徵狀的嚴重程度。徵狀輕微可選擇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治療)或口服藥;中等程度或對生活功能影響達中度的話,應同時服藥及接受心理治療;若病情嚴重,需配合不同的藥物及強度較高的心理治療。此外,若出現頑治性,腦磁激治療亦是近年取得越來越多臨床數據支持的非藥物療法。
Reference:
Stein, D. J., Costa, D. L., Lochner, C., Miguel, E. C., Reddy, Y. C., Shavitt, R. G., ... & Simpson, H. B. (2019).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5(1), 1-21.
✍🏻撰文:精神科專科醫生 汪嘉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