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學生壓力】本港復課首日兩名中學生輕生引關注



精神科醫生建議家長可留意子女是否出現6大異常情緒行為


第五波疫情影響,本港中小學生今年需要提早放暑假,直至5月3日起,本港中學生開始分階段正式恢復面授課堂,但復課首日即有兩名中學生因為受學業問題困擾,而選擇墮樓輕生。精神科專科汪嘉佑醫生表示,學業、朋輩及社會變化等眾多因素均有機會導致中學生出現情緒問題,他建議家長在開學前後可多加留意子女是否出現以下6大異常情緒行為。


中學生長時間在家網上學習令學生孤獨感上升


汪嘉佑醫生指,過去兩年本港受疫情影響,一眾學生長期改為新學習模式,長時間在家進行網上學習,容易令他們衍生孤獨感,因為考試及做功課都需要單打獨鬥,欠缺實體課並肩作戰的感覺。汪醫生又指,在家學習模式亦令一眾學生的社交生活傾向依賴網絡平台,導致他們缺乏人對與人的直接溝通,閱讀表情能力發展亦有機會減慢。汪醫生解釋,中學生在家學習需要長時間看電子屏幕,而屏幕時間(screen time)的增加會減少他們的體力活動,他亦引述研究指屏幕時間增加會壓抑大腦褪黑色素製造,導致睡眠失去規律。


中學生復課後或重新適應考試模式!長期受壓或會影響腦部情緒調節系統功能


汪醫生指,以往面授課堂時學生都會養成一個較為規律的日常作息,但當他們在家中學習時,日常生活作息容易受打擾。當正式恢復面授課堂時,學生未必能即時習慣,甚或需要重新適應在校的學習模式,以及應付測驗考試帶來的壓力。他補充,如中學生長期受壓,容易令他們皮質醇系統失去協調,長遠甚或會影響發育中的腦部情緒調節系統功能,包括腦前額葉(負責思考性情緒和衝動調節)、杏仁體(焦慮警號系統)及海馬體(長期記憶中樞)。此外,曝露在高水平皮質醇長遠有機會增加成年後肥胖、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的風險,同時也增加患上抑鬱症及焦慮症的機會。


學業、朋輩及社會文化等眾多因素均有機會導致中學生出現情緒問題


本港過去不時都出現中學生輕生問題,究竟當中主因是甚麼呢?汪醫生表示,導致中學生選擇輕生因素眾多,包括心理因素、承受生活壓力、學業壓力、受朋輩、社會文化或媒體影響等等,都有機會令他們感到無助(helpless)及被困(entrapped),最終萌生輕生念頭。汪醫生續指,如中學生出現自殘、性格及情緒突然改變,甚至曾提及輕生念頭等情況時,反映他們的情緒已面臨崩潰狀況,此時應盡快尋求專業人士提供協助。


精神科醫生分享4招貼士有助中學生放鬆緊張情緒


汪醫生指,中學生平日可以進行靜觀練習,包括腹式呼吸,都有助平穩情緒。大家亦應定期進行帶氧運動及維持均衡飲食,養生成有規律的生活作息。同時,家長亦應適時給予子女鼓勵,避免過份要求他們追求學業成績。最後,中學生平日可多聽柔和的音樂,都有助舒緩情緒。


家長可留意子女是否出現6大異常情緒行為


最後,汪醫生提醒各位家長,在開學前後可多加留意子女是否出現以下6大異常情緒行為,如果發現子女持續出現相關情況,便應尋求專業協助:

  • 子女行為與性格突然改變

  • 持續情緒低落、緊張、暴躁情緒

  • 逃避社交、甚至不願上課

  • 精力減少、失去興趣

  • 睡眠改變:出現失眠或嗜睡情況

  • 胃口減少或出現暴飲暴食情況


81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